藏族學生的好“阿媽”——記雲南昆明陸軍學院附屬藏族中學高級講師胡艷
她被英語專家稱為“援藏英語教學的金鑰匙”,她被當地黨委、政府稱為“維護西藏和其他藏區社會穩定的種子”……
她就是胡艷,從事援藏教育工作18年,辛勤耕耘三尺講臺,培養了“忠誠使命的模範軍官”江勇西繞等400余名藏族學生,被藏族學生親切地稱為“阿媽”。
援藏英語教學的金鑰匙
1994年,在地方中學教了11年英語的胡艷被特招入伍。當她興奮地迎來首批藏族高中學生時,他們的英語復試成績卻給她澆了一盆冷水:60名學生無一人及格。原來,80%以上的藏族學生入學前未接觸過英語。面對這些大多來自農牧區不會英語的孩子,身著軍裝的她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
“要讓這些藏族學生學好英語,不僅要面對面地講授,更要心貼心地交流。”胡艷從學唱藏族歌、跳藏族舞、講簡單的藏語開始,讓自己融入他們的生活,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心和學生貼得越近,對教學的研究就越深。但同時開展英語、漢語、藏語的三語教學,既難為了學生,也難住了教師。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她研讀了多本英語教學專著,專門請教專家、教授,讀書筆記及教學後記就有數萬字,逐漸摸索出了“培養帶讀員”、“口語一日一句”、“情境教學”、“興趣教學”等10余種適合藏族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
胡艷的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學生的會考成績從首次的及格率僅為1.7%,變為3年後100%合格。她也被專家稱為“援藏英語教學的金鑰匙”。
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大家庭溫暖的陽光
藏族學生遠離家鄉,高中3年都在學校度過,他們平時最渴望得到家庭的溫暖。“作為一名援藏教師,不僅要將知識傳給學生,更要讓每個藏族學生感受到祖國大家庭溫暖的陽光。”這是胡艷心裏堅守的信念。
班上有4名學生是孤兒,胡艷把他們的生日牢牢記在心裏。每到中秋節等節日,她都要把4名孤兒召集到家中,給他們包餃子、吃月餅。胡艷常對學生重復這樣一句話:“你們就是我的孩子,有困難隨時來找我!”
學生群桑患肺炎住院,胡艷馬上買了群桑喜歡吃的蘋果、牛肉幹和專門為他做的蓮子羹,連續一周,胡艷每天都到醫院看望、陪伴群桑,給他講故事,幫他補課。群桑說:“雖然藏族媽媽離開了我,但我有了您這個漢族媽媽。再不好好讀書,我就不配做您的兒子。”
一天,胡艷在學生宿舍走廊裏發現一個煙頭。她拿著煙頭走進學生宿舍,語重心長地說:“每個母親都不願看到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吸煙,因為傷害的是你們的身體,刺痛的是‘阿媽’的心。”那名抽煙的學生紅著臉低下了頭:“老師,我錯了。”
胡艷愛學生,學生更愛她。上課她還未進教室,學生就把熱茶擺在講桌上。每當她感冒,手提包裏總會有這樣的紙條:“老師,這是我從家裏給您寄來止咳的貝母。”每年畢業生向她告別時,一個個總會撲進她的懷裏大聲痛哭,有的甚至跪下說:“老師,您永遠都是我們最親愛的媽媽,我們會經常回來看望您……”
為學生播撒信念的種子
作為班主任,胡艷總是從點滴培養學生樹立人生理想,信仰是她最愛和學生討論的問題。
每天下晚自習後,她總要叫上一個學生陪自己走一段:“我不敢走黑路,你送我一程。”胡艷借此機會講評學生近來的學習情況,談期望、提要求;談西藏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黨和祖國對藏族人民的關愛。
學生們說:“短短幾分鐘,胡老師不光解決了我們的思想和學習問題,還在悄然無聲中激起了‘我是一個堅強的男子漢,能夠保護老師’的信心,自豪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胡艷說:“學生們今天會保護我、關心我,將來就能保衛我們的國家,關心我們的人民。”
胡艷所教過的400余名藏族高中生,在校期間全部加入了共青團,其中45人光榮入黨。胡艷被當地黨委、政府稱為“維護西藏和其他藏區社會穩定的種子”。(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