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6日電(記者王秋鳳)“十一”七天長假,有人逃離都市寄情山水,有人宅在家中樂得逍遙自在,還有人呼朋引伴不亦樂乎……但在西南邊陲小城廣西龍州,在這裏支教的包子蛟卻一天也沒閑著,生活滿滿地被自己的學生們占據著,忙碌卻又充實。
包子蛟是浙江師範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本科畢業的時候,他報名參加了學校的研究生支教團,並成為該校第十三屆研究生支教隊的隊長,在今年9月和隊友們一起來到龍州開始一年的支教生涯,成為龍州高中的一名歷史教師。
初為人師,包子蛟便感受到了肩頭沉甸甸的責任,“為人師表,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應該是學生的表率。”整個“十一”長假,包子蛟每天光備課就得占用好幾個小時。他告訴記者,他除了擔任龍州高中高一(355)班的班主任,還承擔了5個班級的歷史教學,每周有21—22個課時,自己又經驗不足,“所以只好以勤補拙,趁國慶假期好好備課啦!”
除了備課,“十一”期間包子蛟還有個“甜蜜的任務”,那就是給孩子們準備獎品。九月底,龍州高中舉辦了一次月考。盡管自己的支教補貼並不多,但是考試之前包子蛟還是向學生們承諾,單科歷史成績名列班級前十的,他將自掏腰包為他們準備禮物以示獎勵。他說,“幾百塊錢自己省省就可以了,卻可以給孩子們帶來很大鼓勵”。
“十一”之後,月考成績馬上揭曉,包子蛟不得不早做準備。漂亮的書簽、散發著書香味的新書……每一份小禮物上包子蛟都認真地寫上了祝福和鼓勵的話。“寫祝語可不是一件簡單的活,你得猜測哪個學生有可能得到這份禮物,要盡可能地契合他們的狀態,還得有一定的深度”,包子蛟笑著說。
10月6日,眼看國慶長假接近尾聲,包子蛟又盤算起了近期的家訪計劃:有個學生有點缺乏安全感,可能跟家庭環境有關,得去他們家看看;另一個小孩流露出厭學情緒,下個星期是不是去和他們家長聊聊……
作為一名“90後”,在大學的時候,和所有同齡人一樣,包子蛟也愛打遊戲,也愛睡懶覺,“有時候一個假期和同學打打遊戲睡睡覺就過去了。”今年的“十一長假”,沒有同學聚會,沒有遊戲,甚至連覺也沒多睡,但包子蛟卻感覺特別充實:“只要想到我的學生們,就感覺有使不完的勁兒!”(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