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國珍將助學款交給貧困學生(資料照片)。以紅薯加米煮成的“混合飯”度日,偶爾吃點肉菜竟是村裏人“用來餵狗的牛肝肺”,身上穿的是別人丟棄的破舊衣服縫補而成……對於離休金豐厚的江西新余市年過八旬的農村離休教師蔣國珍來說,選擇這樣的生活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30年來,他用省吃儉用攢下來的20余萬元錢資助的學生達2萬人,讓越來越多的人備受感動。新華社發

【閱讀提示】
他生活節儉:葷腥不買,煙酒不沾,穿的是舊衣,用的是舊物。他又慷慨無比:30多年來,累計捐贈20余萬元幫助貧困學子。他,就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81歲的離休教師蔣國珍。
義無反顧 捐資助學
1930年出生的蔣國珍(上圖。本報記者吳齊強攝)是羅坊鎮蔣家村人。1953年,他被派到江西銅鼓縣三都小學教書。雖然曾經受到過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終深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1979年剛得到平反,蔣國珍就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將國家補發給他的9600元工資全部捐資助學。從此,捐資助學伴隨了他30余年。
新余市郵政局職工敖辛倫清楚地記得:1988年自己考取大學時,家裏一貧如洗。就在他準備放棄求學的時候,蔣國珍的一封來信讓他見到了曙光。“那天,我去了蔣老師家。當時正是中午,他留我吃飯,還特意為我煮了面條。”之後,蔣國珍給他講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並從身上掏出30元錢,叫他先去買點日常用品,準備上學。當敖辛倫趕到學校時,蔣老師的匯款單也隨即“追”了過來。此後的4年,蔣老師都按時寄錢給他,資助他完成了學業。
下山橋小學的數學老師歐陽泉說,自己的兒子歐陽慧33歲了,讀初中時就受過蔣國珍的資助。現在歐陽慧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師,“我們一家都念著老人的恩情”。
1997年,為了實現自己的追求和信仰,67歲的蔣國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捐錢助人不圖什麽回報,只是盡一名人民教師和共產黨員的本分。”蔣國珍說。
省吃儉用 甘守清貧
在下山橋小學,有一塊兩分左右的菜地,地裏的豆角綠油油的,南瓜藤上結出一個個小南瓜。歐陽誌老師說:“蔣老師種菜手藝不錯,人也勤快。”
彭檢根副校長介紹,蔣國珍對學生慷慨,把畢生的積蓄都用在了幫助學生上。老人的收入在村裏算高的,每月能領到2300多元離休工資,他還四處開荒種紅薯、黃豆、花生、芝麻等。但他的生活卻十分節儉,葷腥不買,煙酒不沾,住在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舊土房,穿的是自己縫製或別人給的舊衣服,一張破舊的老床,兩條舊棉被,一張舊書桌,幾條舊板凳,幾乎就是他的全部家當。
6月28日,記者見到了準備去北京參加“七一”表彰大會的蔣國珍。整齊的平頭、雪白的襯衫、筆挺的西裝、鋥亮的皮鞋,老人精神矍鑠,“這輩子第一次穿新西裝,我說別浪費,他們說是組織安排,代表江西老表的形象。想想也對,黨過生日,黨員應該穿得精神點。”老人快人快語。
“追求物質享受對我來說沒有什麽意義,用節省下來的錢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我從內心感到快樂。”蔣國珍說。

30年來,江西新余市80歲的農村離休教師蔣國珍將節儉出的20余萬元錢資助學生,受資學生人數達2萬余名。圖為蔣國珍在一次捐助學生儀式上(資料照片)。
不圖私利 服務人民
下山橋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說,蔣老師喜歡讀書。
“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方面的,都喜歡看。”蔣國珍告訴記者,“不學習就不了解國內外的大事,就會落後於時代,就不能與時俱進。”
蔣國珍的舊書桌上放著一沓便箋,上面用圓珠筆工整地寫著:“生活簡樸,工作廉潔,才能換得民心……越註重物質享受,信仰就會越少……”
蔣國珍常說:“黨員不自私自利,黨就不會腐敗墮落。”很多接受過蔣國珍資助的學生,回家時帶著禮物來看望他,但都被他謝絕了:“你們不要來看我,如果有能力,就去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也有個別學生受過他資助後音訊全無,蔣國珍毫不介意:“我資助他們,從來就沒指望要回報。”
近年來,村裏搞新農村建設,他捐錢;村裏人生活有困難,他慷慨解囊。“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就是我的人生信條。”“捐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學知識,長大後帶領群眾致富。”蔣國珍說。(新聞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