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影家訪,孩子們集中在一起聽老師補課
她五年來兩度放棄深圳的高薪工作,孤身一人在山裏支教助學,期間,幾度遇險、花光了積蓄,也累壞了身體。面對生活艱辛,她用柔弱的雙肩,擔起山裏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是貴州大山深處“最美深圳女孩”、“最美女包工頭”、“攆不走的支教釘子戶”———孫影。
為支教花光積蓄
2006年7月,《深圳商報》一則募師支教的消息引起了剛剛畢業的孫影的關註,她馬上撥通了報名電話,最後從80多名報名者中勝出。8月29日,孫影背上簡單的行囊,乘火車轉汽車再搭摩托車、人力車,終於來到了她支教的目的地———貴州畢節地區大方縣大水鄉的鞍山小學。這裏“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但孫影堅持了下來。
去一對雙胞胎學生家家訪時,孫影哭了。這兩個當時12歲的孩子由於營養不良,身高如同城裏八九歲的孩子,他們的母親患有腦瘤,由於沒錢,在省城進行腦部手術還沒脫離危險期就回家了,結果出現術後感染而去世,兩個孩子面臨輟學。如今,這對雙胞胎在孫影的幫助下已讀完小學,順利升入中學。
2008年,大方縣羊場鎮羊場村一位姓勾的貧困學生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學,全鎮轟動。但小勾一家人卻被6000元學費難住了。家裏好不容易湊了2000元,鎮裏領導捐出1000元,離開學時間越來越近,學費只湊到了一半。孫影聽說這事後,馬上找到小勾家,掏出她身上僅有的3000元。
幾年來,她花光了2萬多元積蓄,連父母資助的4萬多元也花完了,還欠下3萬多元的外債。
攆不走的“支教釘子戶”
為了支教助學,20多歲的孫影在大山裏度過了5個生日,如今已年滿30。因為在大山支教,她錯失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卻無怨無悔。為了支教助學,孫影累壞了身體。當地冬天特別潮濕寒冷,她患上了嚴重的風濕關節炎。一段時間裏,她感覺胸悶難受,上醫院檢查發現心臟不好。
沒工資,花光積蓄,還得了心臟病……當地人實在心疼,要“攆”孫影走,可她就是“賴著”不走,催緊了還要“翻臉”,從而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支教釘子戶”。當年任大水鄉黨委書記的沈義勇說起孫影來,既“愛”又“恨”。“愛”的是這位姑娘的奉獻精神;“恨”的是她不聽話,“我說你趕緊回去找男朋友,做點別的事情,不要耽擱了,幾次攆她,她都不走。”
“很多人問我將在貴州呆多久?我也不知道自己會做到什麽時候。看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在窗戶釘滿木板、黑洞洞的教室上課,我希望能幫到這些孩子,哪怕是改善一點點,我也覺得充實快樂。”孫影的話語真摯而執著。
大山深處蓋起6所小學
孫影知道,單憑自己的力量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於是她發動更多的人,幫助山裏的孩子。孫影的第一個“戰果”是籌集資金改建破舊不堪的鞍山小學。
2006年孫影剛到鞍山小學時,被眼前的情景震驚了:學校被群山圍在山坳中,1963年建造的二層教學樓已成為危樓了,找不到玻璃完整的窗戶,教室沒有門、沒有燈。學校沒有操場。
孫影就想:能否在深圳找一家愛心企業捐資,將學校的危房教學樓重新改建?她撥通了“募師支教”發起人許淩峰的電話,講了自己的想法。不久,許淩峰來電說,深圳一家公司的董事長願捐款25萬元建希望小學。當拿到建校資金後,對建築施工一竅不通的孫影開始和石工、木工、泥瓦工打交道,邊教學邊當監工。一年之後,新教學樓終於順利建成投入使用,180多名學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
5年來,由孫影牽線搭橋、深圳愛心企業共捐資200多萬元,為貴州大方縣、赫章縣捐建了6所希望小學,其中4所已竣工使用。(新聞來源:羊城晚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