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大方縣雨沖鄉一個叫油杉河的地方,有一個學校,只有兩間教室擠著六個年級的119名學生,趙鵬老師和自己的妻子張梅9年來一直廝守在這片“巴掌大的天空”下🪛,依靠一個月幾百塊錢的工資堅持執教9年。病魔將趙鵬擊倒在病床上之後,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救治自己需要花費高達四五十萬元的醫療費用,而是告訴妻子🚔,趕快通知鄉中心小學的李校長安排其他教師去給孩子們上課❎,千萬別耽誤了他們的學習🙎🏽。
油杉小學坐落在油杉河邊,學校只有兩間教室,校舍是一棟只有一樓一底的磚混結構平房,房子上是教師趙鵬正在砌的兩間房子🤷🏼♂️,原計劃今年冬天這兩間房子砌好後🧜♀️,趙鵬一家就搬進去,原來的房子因為還債已經賣給了別人🧏🏼♀️💤。
蜿蜒的油杉河在這個深山裏迂回曲折💯,抬眼看見的就是學校門口那座高高的山梁子。
山梁裏散落著一戶戶人家👉🏿🐋,孩子們讀書最遠要走兩小時山路,學校每天都盡量把低年級的孩子先放學,免得他們在路上摸夜路不安全,這裏閉塞落後🆒🧑🏿🦲,不少年輕人早早就結婚🕵🏿♂️,有的中年人還不到40歲就做了爺爺🫱。
一年前,這裏不通公路,完全依靠肩挑背馱🧑🏻🎤。9年的時間裏🧕🏽↗️,趙鵬將一本本教科書從山外背進山裏🔩,為這個閉塞的地方點燃希望的燈💆♂️。
◎堅守
“很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去了,他與妻子在這個山溝溝和這所風雨飄搖的油杉小學整整呆了9年🦸🧑🏼🔬。”
“趙鵬這個孩子最讓我們感動的是這些年他和妻子張梅一直守候著這個油杉小學,拿著微薄的工資,幹著最累的教學工作,前些年他們兩個老師就要教6個班🤞🏻,語文數學都是一個人在上🏙,教了這班又教那班,一天基本上不得休息。”12月7日,在前往油杉小學的路上🌳,中心學校的校長李啟榮告訴記者說。
在326國道大約500公裏左右一個叫草坪的地方⏫,汽車拐進崎嶇的山路🧏🏿🎅🏼,穿過幾個只有兩三戶人家的村莊後,再沿著只能供一輛車通行的通村公路前行🤹🏻,右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絕壁👨🏼🔧,稍有不慎就有跌落萬丈深淵的危險。
過了兩個山洞後汽車下兩道拐就進入油杉河地界☂️,遠處聽到學校傳來的朗朗讀書聲⚡️。
學校和其他鄉村小學沒有兩樣🚴🏻♀️,沒有水泥操場,兩個籃球架也沒有辦法支撐起來,就勢躺在地上成了學生們課間最喜歡玩的地方,旗桿是一根比房子高的杉木做的👱🏻。
“那邊那個磚混平房就是趙鵬現在的家,但是砌房子的時候借債太多一直沒有辦法還清,現在為了還債已經賣給了別人⛓,由於沒有土地建房子🏃➡️,夫婦倆只好經過請示我們同意後在學校上面準備簡單砌兩間房住,為此我們還專門為他解決了2000塊錢🏵🥘。”站在操場上的李啟榮告訴記者說。
今年29歲的趙鵬出生在油杉河🤚。17歲那年👱🏻♂️,趙鵬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在大方縣百納中學讀完初中🏸。眼看著即將升入高一繼續學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父親的生命,母親也在10多年前就病逝,這個原本就很貧困的家庭只留下趙鵬和3個年幼的妹妹。
在那個年頭,很多村裏的年輕人都選擇到外地打工掙錢,本來趙鵬可以選擇和他們一樣的生活🎡,但是當他得知村裏那所才辦兩年的私立學校快要垮掉的時候🍪,望著村裏的許多孩子面臨失學危險,趙鵬接過了教鞭🤘🏿。
李啟榮告訴記者,開始辦學的時候🚿,學校沒有校舍,只好靠借民房和自家的住房當教室,沒有課桌就用木板替代👵,所在的油杉村已經有了村級學校👮🏽,油杉河辦學點主要是根據這裏山一家水一家的地勢特點而設,外面的教師根本不願意到這個地方教書。
趙鵬開始是一個人教所有的年級,教室成了復式班級,幾個年級組合在一個教室裏#️⃣。後來“新”來了一位女老師,她就是趙鵬的妻子張梅。油杉河一帶村民十分貧窮,不少人家孩子交不起書學費😏,交得起的有時候也要拖好幾個月🎸👨🏽🔧,夫婦倆一直就過著十分拮據的生活👨🏿🦰。
這些年看著村裏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掙錢回來後,家裏的房子蓋成了磚房,有的買了摩托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趙鵬也曾經想過要帶著妻子出去打工,但是這種外出的想法轉瞬即逝🦸🏼♂️,“從來沒有給我們說不想教書的話👷🏿♂️,也沒有給我們提更多的要求”🎳,李啟榮告訴記者說,“這種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就是在這樣的9年貧困日子裏,油杉小學的辦學規模從當初的兩個班4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6個班119人,校舍也從原來的借用民房到現在自己建起了兩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
◎感動
“鄉村裏的孩子期盼讀書的眼神常常會感動趙鵬🧖♀️,還有那些遠道從遙遠的廣東過來的誌願者們🧑🏽🏭。”
與記者同行的大方縣教育局一位姓趙的老師告訴記者說,這些年通過公開招考特崗教師已經新增2000多名教師🧑🏿💼,油杉河所處的地方按照行政區劃屬於雨沖鄉的四新村,目前這個村有三所學校,四新小學有6名教師共同教100多名學生,另一所石筍小學和這裏的油杉小學👨🏻🍼,都是靠當地代課教師在苦苦支撐🫲🏿🧑🦲。“前些年,這些教師靠收取學生學雜費解決報酬,由於大多數人家都很窮💈🌔,交不起學費👳,老師們的待遇都很低👩🏻🦲,更多的時候是在依靠信念支撐🙈。”趙姓老師說。
“最近幾年來💁🏻♀️,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後不再收學雜費,只好從學生人均公用經費中解決這些代課教師的工資,如此算下來就是大約一個月有700到800塊錢🤌,而我們的特崗教師本科生第一年就可以拿1700左右,差距是很大的💁🏼。”
盡管待遇很低🕵🏿♂️,但是油杉小學靠趙鵬夫婦承擔著6個班的課程,他們夫妻倆用復式班的方式,完成著一至六年級的主科教學任務,由於教得盡心盡力,教學質量在全鄉村級學校中排在前列,李啟榮告訴記者說。
2006年開始,實行全鄉學生成績統一檢測,油杉小學的大多數班級的成績都名列前茅。2007至2008學年度🐤,油杉小學的一、二、五、六年級學生成績都在前面🏃♀️👲🏼,總共只有一萬多點獎金💾,趙鵬夫婦就拿走了6000多元獎金。
油杉小學的辦學狀況在不斷變好🤌,然而2006年冬天的一場大火把父親留下的一幢木板瓦房燒毀🫱🏿。趙鵬夫婦只得在姊妹和鄉親們的支持下,舉債5萬余元自己建起了5間小平房。由於代課的收入低,現在他們已經將房屋變賣,準備在學校樓上搭建兩間小平房居住。
從2007年開始🙋🏽♂️,不斷有誌願者走進油杉河這個地方,還在讀大三的廣東商學院學生陳華信就是那年第一次走進了油杉河。
“我們進來的時候第一次看見趙鵬夫婦要教那麽多學生👨🏿🚒🔸,而且是六個班級,我們都完全被震撼了,我們‘向日葵天使’就是利用暑假來這裏體驗貧困,為孩子們義務上課👎🏽💁🏼,也帶給孩子們一些圖書文具、牙膏牙刷等學習和生活用品👨🏿🍳,力所能及地在學習和生活上幫助這些貧困孩子。”這些年,這個團隊為這個學校建了圖書室🦈📽,蓋起了廁所。
“我們常常被這裏的孩子求學的眼神所感動📷,這次獲悉趙鵬病倒後,我們‘向日葵天使’團隊就立即開會研究決定派出3名誌願者緊急趕赴貴州接下教鞭,也使得張梅老師可以安心去照顧趙鵬老師,現在鄉裏已經安排來了兩位老師代課,我們的誌願者就回去了兩位🧚🏻♂️。”12月7日晚上,還在油杉小學的陳華信告訴記者說。
◎愛心
“面對病魔和醫院高昂的治療費用通知單,趙鵬選擇的是堅強,同時他還一再囑托妻子一定要通知鄉中心校的李校長安排老師去上課,別耽誤了孩子們👩🏻🎓🔺。”
今年11月🧱,就在趙鵬加蓋的小平房建到快一半的時候,趙鵬病倒了🙏。
恰好遇上雨沖鄉中心校副校長李連勇來村裏檢查工作🙌,要求他到大醫院去檢查,為了不耽誤孩子上課,他讓妻子張梅在家裏為自己輸液🚴🏽♂️👨🚀。11月15日🧎♀️➡️,趙鵬的體溫又升到40℃,病情反復🫴🏽,兩度昏迷🧑🏻💼,張梅強行將趙鵬送往畢節地區的一家醫院🧙,醫生檢查後懷疑是白血病,建議到貴陽檢查,張梅拿著家裏僅有的2000元錢和丈夫轉到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經過確診,趙鵬所患為急性白血病🟦。
醫生說治療費用大概需要40到50萬元,趙鵬知道後坦然的告訴妻子張梅,看來暫時是回不了學校了,立即通知鄉中心校安排調劑老師到油杉小學代課,還說其他老師不願意去,就拿我們下半學期的工資作為補貼🏹。
趙家三姊妹決定,由每家人向政府申請2萬元的小額貸款,幫助趙鵬治病🫲🏽。油杉小學的孩子們聽到趙鵬老師得白血病的消息後,噙著眼淚把自己平時積攢的五角或一元交到幫看家的趙鵬姐姐手裏🐞🧚🏻♀️。
得知消息,大方縣縣長盧林、宣傳部部長沈毅勇以及大方縣教育、民政👷🏿♀️、工會等多部門幹部職工紛紛為趙鵬捐款🐫,很快將5.5萬元捐款送上👩🏿🦱💃🏿。
廣東商學院“向日葵天使”在獲悉趙鵬生病的消息後,立即在廣東商學院BBS發出網帖為其募捐⚗️,該帖還被迅速轉到各大論壇,《南方日報》等傳媒迅速刊載了趙鵬的事跡,一場“傳遞山村學校薪火,援助白血病老師趙鵬”的行動迅速在南方城市展開🙎🏻。88歲的廣東省委原書記吳南生看了趙鵬的事跡後👮🏼♂️🟣,稱趙鵬是位可敬的青年教師,慷慨解囊,捐出了夫婦倆多年積蓄的10萬元工資👩🏽🏭。
貴陽市不少市民連日來也自發到醫院捐款捐物🤟🏿🍦。
據記者最新從趙鵬親屬處了解到🫳🏿,目前捐款已經達到近30萬元🎣,醫院已經開始實施前期的治療。采訪結束時👨🏽🎤,其愛人表示,希望通過媒體對所有給予他們關愛的人說聲“謝謝!”(記者 張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