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波
上世紀90年代,普通高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完成高中教育的普及任務。進入新世紀💂♂️,普通高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內涵🏃♂️,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現在➿,普通高中發展的主要任務在於如何實現由“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向“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轉變,推進普通高中自主、多樣、特色𓀑、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實現這個轉變的關鍵在於“創新高中教育模式”🌟👩👦。
普通高中教育模式,是指特定階段,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指導下,為實現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其教育教學活動的組成要素構建而呈現出相對穩定的育人功能形式和培養運行機製。組成要素一般包括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培養製度等。
創新高中教育模式,是指對現有高中教育模式的自覺揚棄和主動超越🍺,體現在高中教育整個過程🟡,包括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關系的優化🧜🏻、模式變革的價值實現🧂。它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價值導向🕐,以彈性選擇製的課程模式為載體,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重要實現途徑,註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
就普通高中教育內部來說,創新高中教育模式的最大阻力是“觀念模糊、觀念滯後”🟫,最大挑戰是“主而不導🦪、強主弱導”,最大製約是“載體乏力、載體不全”。創新高中教育模式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頂層設計、潛心施工,立足長遠、紮實推進🤸🏼♂️。
一🧔🏼、創新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創新高中教育模式的前提條件。教育規劃綱要針對傳統人才觀念中存在的問題,強調要樹立以下人才培養的新觀念。
一是樹立全面發展、尊重個性的觀念。全面發展的根本是“人的解放”。全面發展是學生的權利👷,優先考慮學生全面發展是社會和學校的義務。全面發展的過程是自由發展🐥,全面發展的內容是個性發展🧔,全面發展的實質是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基本目的是個性化發展🧑🏿。因此👱🏻📉,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體美俱進♥︎。好的教育特別是好的普通高中教育,應讓每個學生成為他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更完善的自己、對社會有更大貢獻的自己。
二是樹立人人成才、多樣成才的觀念🌋🧔🏽♀️。強化“人人都能成才”,為每一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強化“人人都有權成才”🧝🏻♀️,接受教育、發展自己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強化“為人人成才服務”,辦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教好每一名學生🪡👨✈️,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人人成才並不意味著人人都成為相同的“標準件”⌨️,也不意味著人人都能成為“拔尖人才”。人才的多樣化發展要建立在每個人的個性發展的基礎之上🍜,尊重個性特點和個性選擇是培養多樣化人才的關鍵🤹🏽。
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系統培養的觀念🧚♀️。當今學習場所已不再局限於學校,學習已成為貫穿人一生的活動。在高中教育教學中要特別註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尊重人才成長發展規律,把人才成長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努力推進普通高中與小學、初中💂🏽♂️、大學有機銜接🈺,教學🌵👏🏼、科研、實踐有機結合,學校☝🏻、家庭、社會有機配合🫖,普通高中之間、普通高中與科研機構之間有機聯系,從而保證人才培養體系的開放性、靈活性🪒,保證人才成長的持續性🔫、多樣性⚖️。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