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學術創新與人才培養


        創新是一切學術研究的本質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創造學術精品的基本途徑。就哲學社會科學而言,學術創新大體上表現在以下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對前人和他人未曾涉足的研究對象進行有價值的探討,從而拓寬某一學科的研究領域;站在前人或當代學人研究成果的起點上,對某一個領域發展前沿的學術思想、命題和觀點作出與時俱進的論證,從而在更高的“學術海拔”上攀登;引進或創立某一學科的學術研究新方法,從而為這門學科增添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近年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推動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呈現出積極創新的態勢。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的學術研究水平還不夠高,創新能力還不夠強。以經濟學為例,雖然研究隊伍龐大,國內每年發表的經濟學論著數量不少,但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並不多,能在國際經濟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深刻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水平,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思維成熟程度和文化素質狀況。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創新,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內容。我們應當努力推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不斷開創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製約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頸是人才。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培養和造就了一支具有相當水平和實力的研究隊伍。但從總體上看,為學術界所公認的高層次專家所占比例較低,特別是能夠躋身國際學術前沿、參與國際競爭的拔尖人才稀缺,能引領學科發展的高層次創新型學術骨幹人才匱乏。因此,我們既應在提高學術研究隊伍的質量和整體實力上狠下功夫,更應重視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深厚學術造詣的高層次創新型學術骨幹人才。早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誌就提出造就優秀拔尖人才的任務。他說:“要創造一種環境,使拔尖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改革就是要創造這種環境。”就哲學社會科學來說,要創造一種能使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學術環境,應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發揚學術民主,活躍學術空氣。學術創新和發展,需要研究者個人創造力的充分迸發。因此,要遵循學術研究和發展的規律,充分發揚學術民主,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闡述。唯有形成民主、寬松、和諧以及相互探討切磋的良好學術氛圍,才能點燃優秀研究人才心中的學術聖火,激勵他們勇於探索和創新,從而創造具有獨到見解的成果。

  強化競爭意識,打牢學術功底。厚實的學術功底是做好學術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條件。應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平競爭、擇優聘用、優勝劣汰的機製,強化學術研究人員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激勵他們發奮學習,打牢功底,增長才幹。當今時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思想文化極為活躍。學術研究人員不僅要努力學好本學科的專業知識、爭取成為專才,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學習相關學科知識、爭取成為通才。事實表明,那些掌握多種學科知識的人才,思路更開闊,更具有創新能力,更容易創造出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克服浮躁之風,倡導潛心治學。學術研究是充滿艱辛又富有創造性的勞動,需要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甘於寂寞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不可否認,由於受各種復雜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學術界存在急功近利現象和浮躁之風。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應當在學術研究工作者中大力提倡甘於寂寞、潛心治學的優良風氣,激勵他們在學術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懈探索,多出精品、多作貢獻。(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1-10-28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