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學術“審計風暴”應當緩行


    人生的戲劇性,在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段振豪身上得到充分的表現。昨天還是“準院士”——2011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今天就“入班房”——因虛報冒領差旅費和涉嫌貪汙被司法機關刑事拘留。

  幾天前,面對采訪的記者,段振豪還鐵嘴鋼牙:“我的科研經費沒有漏洞。”“我回國將近10年,總共經手的科研經費不過幾百萬,遠不到一千萬,所裏同樣影響力的科學家經費都比我多。別說包養情婦,我沒違規給任何人報過一分錢。我是有底氣這麽說的,你可以去查。把我所有的經費,減去實驗室耗資幾百萬的計算機,減去培養學生的花費,就知道我有沒有挪用科研經費。”話是很給力,但今日中國,給力的話實在太多,作出的事情不給力的也實在太多。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一查,就發現段的賬目問題,院監察審計部門進行核實後,已將其移送司法機關。盡管段振豪現在只是犯罪嫌疑人,目前司法實踐中“貪汙罪”的起刑點為5000元,比起過去的2000元已經大大提高,但一個“候選院士”一旦進入“班房”待審,終歸是“兇”多“吉”少的事情。沒有相當的把握,一般情況下,一個單位審計部門是不會輕易把人“移送”司法機關的。這一去,比把孫悟空關進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時間還要長,沒有“金剛不壞”之身就暫時出不來了。

  《第一財經日報》上周五刊發社論《何妨來一場學術“審計風暴”?》社論開宗明義:“公眾有理由擔憂,中國學術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系統性問題,而中科院研究員涉嫌貪汙被刑拘事件只是暴露了冰山一角。”社論還說:“之所以有這種擔憂,是因為人們平時的所見所聞: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在校屬餐廳私人吃喝和宴請,用科研經費本結賬;在校外私人消費的發票,當做科研經費報銷;談論課題經費,就像談論自己的個人收入一樣;許多課題申報表上,有關預算一欄,只粗略羅列‘資料費’、‘會議差旅費’等名目,而不要求詳盡、可檢驗的預算書;到了課題臨結賬時,多少人匆匆拼湊報告、杜撰‘成果’,應付審查……這一切,讓人不得不懷疑——來自公共資金的科研經費,有多少被冒領、多領、挪用、浪費,有多少被真正、有效地用在了學術研究上?”

  應當說,這篇社論提到的所有公眾擔憂都有大量的證據可以支撐。據我所知,現實情況可能比公眾擔憂的更為嚴重。科研經費如果有一半沒有濫用,公眾或許就要燒高香,大念“阿彌陀佛”。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我反而主張學術“審計風暴”應當緩行。學術領域特別是重要科研領域不同於政府部門,一個官員被“審計風暴”刮走了,馬上可以有大量後備人選。倘若中國的學術、科研領域在資金管理中存在嚴重的問題,“審計風暴”一刮,“候選院士”都難保不進“班房”,這種學術科研人員大面積的損失和後果也值得關切。

  我這裏不是要為段振豪個人說好話,以逃避法律審判。他的科研水平有中科院地球物質所的聲明為證:“雖然段振豪在國內外地球化學學科領域擔任多項學術職務,是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知名度的科學家,但我所對其違法亂紀和不道德行為決不姑息。”我擔憂的問題是按5000元起刑點,“審計風暴”可能讓多少學術帶頭人或科學家成為“貪汙犯”?1萬?10萬?我們能夠承擔如此之大的“社會成本”嗎?在“審計風暴”到來之前,最好的辦法是先給他們下一點“毛毛雨”,來一點“和風細雨”,千萬不要馬上來場“大到暴雨”,更不要現在就搞學術科研領域的“審計風暴”。(新聞來源:北京晚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1-07-2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