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5月27日電 題:中科大的困惑:如何讓學生愛上“硬科學”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然科學,即所謂‘硬科學’的興趣下降是必然的。但在13億人中,仍然能找到相當數量以工程師和科學家為夢想的學生。”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陳初升對當今學生更偏愛金融、管理等“熱門”專業,而輕視數、理、化等基礎學科,乃至忽視這個位於中國中部省份以理工科見長的學校很淡定。讓學生愛上“硬科學”是該校一直努力解決的課題。
陳初升說,1993年以前,中國科技大學的招生成績遠高於其他學校。“那時候窮嘛,科技救國,男同學都想當愛因斯坦,女同學都想當居裏夫人。”早年流行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科大治學之嚴、課程之重全國聞名。
就是在2003年以前,該校依然能招來全國最好的理科生。但2003年以後,中科大招收的高分學生人數明顯落在清華、北大之後;2005年開始,又落在復旦、上海交大之後。中科大招生就業處處長蔣一告訴記者,落後於這些學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及家長觀念的變化,認為在這兩地念書留在大城市的幾率更大,“這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價值判斷。”
很多寧可去北大、清華隨便學個專業也不選擇其他學校重點專業的學生不知道的是,中科大每年本科生中有約30%的學生拿到國外大學全額獎學金出國,如果加上研究生,這一比例達70%左右。該校的數、理、化專業學生出國比例全國最高。
就算從找工作的現實考慮,學習數理化也不是全無用處。中科大的學生中,就有學基本粒子的在美國當法官,學化學的在華爾街做投資,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的造芯片。紮實的理科基礎讓他們進入其他專業更容易。陳初升說,中科大沒有會計專業,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會來科大招人,理由是找一個理科基礎紮實的人培訓財會,比招一個財會專業的人去訓練邏輯思維要容易得多。
該校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卿也發現,前10年,沒有人願意學數學,這幾年情況在逐漸好轉。到2007年,數學專業已成為中科大招生分數最高的專業。而好轉的原因一部分也與學好數學可以從事統計、金融、保險業等熱門行業有關。
撇開現實功利的因素,如何培養年輕一代對純科學的熱情依然是困擾中國教育界的問題。中科大天體物理中心教授程福臻為大一學生教了近40年物理專業基礎課。即使程福臻的課上得好全校有名,他也發現仍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熱情不高,似乎失去了享受科學的樂趣。
程福臻認為,不管怎樣,重新培養青少年熱愛科學的興趣都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大環境沒辦法管,但只要老師做好了,學校崇尚科學的氛圍慢慢好起來,還是能吸引學生的。畢竟從全局來看,只有重視基礎教育,成才率才會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