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性學研究生求職難 專家:把性教育作必修課


  彭露露是華中師大生科院“人類性學”專業方向研三學生。當初她選這個專業,是希望以後當一名性教育老師。然而,一連求職數月,她要麽是被學校委婉拒絕,要麽就是當地壓根兒就沒有性教育老師編製。彭露露求職屢屢碰壁的狀況恰恰折射了如今國內學校開展性教育一方面缺師資缺教材,但另一方面又怕“說太多”激發嘗試沖動的尷尬。

  前昨兩天,記者調查發現,在廣東,特別是中小學校,“每年不少於8課時性教育課”的政策落實往往只是“門面功夫”:比如以“生理課”代替“性教育”;所謂的專業教師也就是校醫充數或生物老師來完成。同時,華南師範大學也因為任教老師退休而停開了性教育的公共選修課。

  想當性教育教師無學校接收

  [個案]

  2008年,彭露露考入了華中師範大學“人類性學”碩士專業,成為了該碩士點自2000年創辦後的第三位碩士生。三年過去,希望能當一名性教育老師的彭露露即將畢業。導師彭曉輝副教授在其結業點評中這樣寫道:該生已經具備了在高校獨立開設“性學”課程的能力。

  去年底,彭露露將求職首站選在南京,因為那裏離家近。“我的專業是人類性學。”當她報出自己的專業時,不僅用人單位,甚至是周圍求職者都十分驚愕。因為其專業的“罕見”,彭露露被當地媒體發現,一時名聲大噪,甚至驚動了南京市有關部門。熱心的媒體幫她聯系了許多中小學校,然而,對方均表示,不需要這樣的專職老師。

  據悉,在開設“人類性學”碩士點之前,彭曉輝在華中師大已開了8年的《性科學概論》選修課,頗受大學生歡迎。而在2000年彭曉輝正式擁有“人類性學”研究方向的碩導資格,並掛靠於院裏的“動物學”學位點後,十年來該專業只錄取過5名研究生。在彭露露之前,開門弟子先是在衛生部艾滋病防治基金會工作,隨後擔任英國的一個艾滋病防治基金會駐鄭州的項目官員,最近又調往南京充實那裏的管理隊伍;第二位研究生未畢業就出國。到了如今第三位研究生彭露露要畢業了,卻遇到就業難題:想當性教育教師卻無學校接收。

  簡單問題問倒校醫

  [師資]

  連日來,記者調查了解到,性教育在國內大中小學都十分貧乏,特別是在中小學校中相對薄弱。

  “一是缺乏專業性教育教材,二是絕大部分學校還是停留在‘生理衛生課=性教育課’的誤區上,專業的性教育教師非常缺乏。”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辦主任張銀俊說,雖然專家不斷呼籲,但來自教育部的數據稱,全國中小學校需要大約50萬名性教育專業教師。

  這種情況在廣東也不例外。

  盡管早在2001年,廣東就決定在全省範圍內對中等以上學校普遍開設人口與青春期、性保健講座或課程,其中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每學年必須接受不少於8課時的教育,凡寄宿製學校要開展人口與青春期教育。然而,記者走訪中小學校發現,“性教育”在走進廣東中小學校園的過程中遭遇到不少尷尬,最突出的就是師資缺乏,不少學校依賴生物老師,甚至校醫來開設“生理健康課”———連“性教育課”都羞於列在課程表上。於是,多數中小學一般由學校校醫、心理教師或者語文、體育老師來兼任青春健康課程的老師。

  記者在廣州某中學的“生理課”上看到,該校校醫在講臺上深入淺出地討論早戀的危害、早孕的惡果,聲音都有點沙啞了,但臺下的學生做作業的有,玩手機的有,到了提問時間,有學生直接就問“什麽牌子的避孕套比較好”、“如何才有高潮”,把站在臺上的校醫問得瞠目結舌。

  一方面,中小學性教育師資匱乏;另一方面,大多數學校的招聘卻從來都沒有出現過性教育教師崗位。

  [教材]

  現年12歲的女孩小白目前是廣州市番禺區某小學的六年級學生,也是同年級中少數仍然沒有出現月經反應的女孩之一。但喜歡閱讀書籍的她,還是提前從楊紅櫻的小說《女生日記》上知道了這一女生必須經歷過程的有關知識。“我們學校從來就沒有對那些東西進行講解,雖然開設了健康教育課,但基本上都是一些語文、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些預防流感的知識……”她告訴記者,所以她從上學期就開始把《女生日記》這本書介紹給女同學們,“但一切都要向男生保密”。

  據了解,缺乏教材是國內性教育缺失的一個突出短板,特別是與時下孩子們普遍出現的早熟提前相對比,目前教育系統關於中小學階段的性知識教育卻顯得有點滯後。

  廣州市海珠區某小學教導處主任向記者介紹,該校針對五、六年級學生的生理健康課程每學期有3個課時,而教材還是2000年版的《小學健康教育》讀本,從10年前一直沿用至今,沒有更換。“相比語文、數學等課本的頻繁更換,所謂性教育的教材的選擇就十分少。”

  性教育教材的推廣、普及也一直為人擔憂。

  深圳市首部中小學生性教育讀本在2004年出版時曾因直面一些學生自慰行為的困惑、何為性騷擾和性侵害、學生模仿性遊戲的危害等“敏感”問題而備受關註,並在24所試點學校作為教材使用。然而,記者了解到該讀本雖只印刷了2萬冊,但賣了5年仍然“沒賣完”。有學校指出該讀本不適合教育,有的家長甚至投訴讀本頁末附上的幾張患了性病的生殖器彩色插圖。

  曾在廣州市多所學校開展過性教育“模式課”的廣州第21中學心理教師李艷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表示,不少學校也擔心開展太多有關性的教學,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嘗試的沖動,因此往往以“健康教育”代替性教育,教材用的就是普通生理讀本,真正的性話題往往避而不談或一帶而過。

  據了解,早在2008年,一套專門針對中小學生進行性教育的音像教材,也是全國首套針對中小學生的性教育光碟《中小學生性教育知識講座》(幼兒版/初中版/高中版)已經上架,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受訪的廣州市內10所中小學裏,卻沒有一名受訪教師知道這套現成的性教育教材。

  開設性教育公選課培養專門人才

  健康教育讀本沿用十年

  ■專家呼籲

  “學生們一方面有豐富的性知識,一方面又沒有受過系統的性教育,在社會上被動接受雜亂的性知識,很容易引導青少年走上歧途。”中國性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中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委員會主任徐震雷認為有必要審視目前青少年性教育的缺陷,其中尤需專門人才在中小學校園開展專業的性健康教育課程。

  據悉,為讓部分學有余力的同學得到進一步教育,以具備在中學開設相關課程的能力,華南師範大學曾於2000年首開性教育輔修專業,但由於達不到規定的30名,最後沒開成。而該校從1989年起開設的“性科學與性教育”公共選修課,則因不少同學了解相關性知識渠道的多樣化,質疑其是否有繼續開設的必要後,曾中間停開,後來又因“同學們無法分辨網站上相關信息的正確性”而重開。“直到前幾年任教的老師退休了,就沒有再開了。”校內一位老師說。

  不少性教育專家則呼籲師範類院校即使未能成立專門專業,也應普及設置“性教育”相關課程,把性教育作為公共必修課,培養和提高在校師範生的性科學文化素質。“國內師範類院校應該盡快建立統一的‘性教育’公共必修課教學體系,培養具有相關知識的師範人才。”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朱嘉銘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全局統籌考慮中小學性教育課程的開設,包括編製、教材、課時規劃和監督等,以達到讓青少年掌握科學性知識的最終目的。(南方日報;記者 謝苗楓)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1-04-03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