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首場發布會於3月2日15時舉行。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擔任此次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圖為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趙啟正步入會場。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中新網3月2日電 “很多中學分理科和文科,我覺得不好。”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今日舉行首場發布會,新聞發言人趙啟正在回答記者關於教育改革的問題時指出,過早分科將使學生“一生知識不完整”,將“造成很大損失。”
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的趙啟正表示,教育體製改革,現在大家好象精力集中在高校,其中中學也是很重要的,近幾年,教育部就中國教育發展的中期和遠期計劃做了大量調研。這樣的調研很細致,成果很好。“讓我直率的表態對教育有什麽看法,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只是院長,站得不夠高,這得找名校的大學校長來談,我談談中學吧。”
“很多中學分理科和文科,我覺得不好。”趙啟正說,高中畢業的學生上大學之後,他就沒有機會再去學另外方面的知識了。
趙啟正舉例說,一個在大學上理工科的學生,他的文科基礎就是中學那一段時間,過早的分科,就使他一生的文科基礎薄弱。“學文科的也一樣,他最後的理科教育就是中學的理科教育,他一生知識的不完整將造成很大損失,我覺得中學分科是不太好的。”
在談到自主招生時,趙啟正說,自主招生是一種實驗,多數學校認為有合理性,如果中國所有大學的招生方法和教材趨於一致,那就有點像在車間裏用模具來生產某一個零件,太一致了。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不同的課程,培養多方面的人才,容易使創造力強的學生出類拔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