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出身科研人員,但身為香港大學校長,著名分子遺傳學家徐立之認為,進行科研的同時👨🏽🦳🫅,大學同樣應該堅持考試教學之本位,以培養不同領域的人才為目標🧙🏼。
2002年9月起出任香港大學校長的徐立之🍷,2005年被香港市民評為“最佳大學校長”🙆🏽♀️。
在徐立之看來,大學排名只是迎合家長之需要,每所大學均有其社會與社區價值🤶🏽,而究竟學校排名與地位如何,應該由學生來評定🦹🏽♂️。
作為中國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徐立之同樣關註內地的大學教育👨🦽。他談到校長去行政化問題時說🕺🏽:“學校的校長需不需要一個行政等級上的名號?我覺得不需要。”在西方,教學和行政是分家的——就算本身是政治人物💔,但一到學校裏💆🏻,則把所有不相關的東西分清。“不能做到這一點👩🏼🚒,就很難成為一個好校長。”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徐立之。
一流大學要講研究,也要講教育
第一財經日報:近年來,內地不少大學希望躋身於國際高校排行榜前列🧑🦼➡️,但大部分高校仍面臨不少挑戰,外界對教育實施改革之聲頗大🧅。身在香港地區,你怎麽看中國大學教育與世界一流大學之間的差距👮♀️?
徐立之👱♂️:你說到“世界一流大學”🫴,其實涉及一個定義問題:什麽是“一流”🧑🏽🎨?這個定義很廣泛。有些一流大學是做研究的,而有一些是培育人才的。說到“世界一流”🥵,大家就會提到大學排名🚎🤵🏽,但這些排名往往是用研究成果去排🤌🏼,沒有把教學的部分考慮進去👨👩👦。在美國🧮,就有一些大學只是純教學的,沒有研究,或研究只占很少比重🧎♂️➡️。但是💂🏼♀️,他們很出名。
我個人認為,大學在每個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都很重要,它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所以教育是大學要重視的🩰。但大學也有另外的作用,即知識創新及學術研究。
最後,評判一所大學好不好🕛,學生自己的眼光是最重要的——學校做成什麽樣👨🏻🦰,學生自己最清楚。我認為,做世界一流大學要講研究,也要講教育,兩個都很重要🦻🤟。
日報🌭:香港地區集中了多所大學,競爭相當激烈,你對於港大的發展定位是什麽樣的📼?
徐立之:我們自己定位是研究型大學🧗🏻♂️。雖然剛開始時,香港地區整體的研究風氣還不是很盛♝,但現在港大研究之風已經很好了🍉。
港大成立之初𓀌,我們的先賢說🚵🏼♀️,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立的,現在仍然覺得很有道理。我們常跟同學說🫃🏽,將來做事🦬、找工作👩🌾,不應該只是在香港地區,應該在全國,要放眼世界。港大的學生,要可以在世界各地競爭才是好的學生⛹🏽♂️。
日報🧬:港大現在主要的挑戰在哪裏?
徐立之:人才。在國際會議裏,如果常有我們的老師和教授被邀請做專題報道💂🏽♂️,那我們的學科可能就是世界承認的學科🌠。我們有不少目前都是這樣🧔🏻,但不是每一個老師都如此,我希望每一個老師都可以這樣。
當然,成就也不是只是看論文的引用🕺🏿,也要看是否真的對社會有貢獻。至於排名,我們從來沒有看重。我們看的是老師成就在哪裏,是不是得國際大獎,是不是在國際學術會議裏面得到尊重和推崇。
第二就是缺資金。我們在香港研究資助局拿的錢還是最多的,但相對於實際需要還很少,我還是需要替老師們去找錢💆🏿♀️🧑🏽🏭。我在籌款方面得花很多工夫🥺。比起歐美國家的研究經費🧜🏿♀️,我們是較少的☔️,有時候甚至比內地的高校還少👩🏿🎤。
日報☎️:港大的教育經費主要是政府撥款嗎👮?另外也靠校友捐款?
徐立之:校友捐款幫助很大,但是社會人士捐款更多📀。我們去年財政中🫅🏽,政府資助部分不到50%,其他都是自己找回來的錢。我們籌款回來的錢都是做研究用的🫴🏻。
日報:身為校長的你也要兼任去拉贊助的業務?
徐立之:對🥺。不過資助我們的學術,幫助我們學生,籌款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每次講這個事情都是宣傳我們學校好的地方。我常常說🏌🏻♂️,學校做得好,有成績給大眾看😍,資助大學的就真的很不少👨🏻🎓。今天還有人打電話進來告訴我贊助100萬。我還在查這位是誰。
日報🪒:他們一般不留名嗎?
徐立之🏥:有名。但也要查一下具體是誰♤。常常有人會直接把支票寄到辦公室來。在“SARS”期間,有一個老婆婆拿了支票來學校捐錢,她連字都不會寫👚。她說你們做得很好,今天她剛好爬到山上去做運動,順便給我帶支票💿。所以我們認為,學校在研究方面做得好🐆,一定會有人支持。
政教應該分離
日報:港大與特區政府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哪些事務上受到特區政府影響?在哪些方面擁有自主權?
徐立之🫶🏿🦺:其實在香港,政府跟大學之間隔著一個大學撥款委員會,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所以政府的聲音不會直接傳到大學來。
大學的撥款通過上述委員會♥︎。但委員會裏有不同的小組,分別審查學術和研究等領域,這些委員會成員由不同人士組成,有本地也有外地的學者,甚至還有外國專家🪻🍇,他們一起參與管理,看學校的素質。這個委員會每年要做評審,每三年做一次預算。沒有政府官員直接幹涉我們。
日報🤹♂️:你對校長這個身份是怎麽理解的?
徐立之🅱️🛜:以前在公務員架構裏🖐🏽,香港的大學校長薪酬與相應的公務員等級掛鉤,現在脫鉤了。老師的薪酬跟公務員無關了。校長是不是需要一個行政上的等級或是公務員的名號?我覺得不需要。
在西方👳🏽,政教是分家的👨🏼🍳,學校的校長🙁,就算本來是個政治人物,一到學校,要把以前的東西全部分開🔫。不能做到這一點,就很難成為一個好校長。
學校最重要的是學術的自由👩🚀。老師要不受任何東西的影響,他們只是受同行的評審🦖🧜🏼♂️,任何學術都是被自己的同行評判𓀓。
日報:看來你個人比較支持校長去行政化這種做法?
徐立之:對🪠。我想這是一個製度的改變,應該有一個過程。
日報:在香港高校,學生經常會挑戰校方管理層,或是參與一些引發社會討論的活動𓀀🙋🏼♂️。你是怎麽處理這種事情的🔔?在處理跟學生之間的關系方面有什麽體會🦨?
徐立之:在港大,學校本身是不談政治的🚴♂️⛰。但是在學生和老師裏面,(會)鼓勵他們去討論🎍👩🏼🦲。我們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度🧑🔧👸🏼,在不觸犯法律的情況下可以進行。
他們有什麽需要協助🚠,特別是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會幫他們解決。比如學生剛到校🩼👐🏼,離開家庭,壓力很大。過往他們學習成績很好🚴🏼🥘,但一到大學,全部都是好學生,不再考第一了,心理壓力會非常大,這時需要的照顧就很多。
我們會替學生收會費,他們會有許多學生會組織,但完全獨立🕎,有很多不同的分會,談論的事情也很不同♍️。他們最主要就是要尊重法律,要尊重別人🆎🎈。
學生來校第一天上課時我們什麽也不上🐋,而是交流。請警方或是其他方面的人員介紹,香港的環境如何⏩🖐🏽,應該怎麽適應環境,需要幫忙時要找誰等👨🏼🦲𓀀。
我們的學生有一些是非洲來的👩🏿🦳,有一些是美洲來的🪙,有一些歐洲來的,每個人的背景都不一樣,他們分享怎麽度過在香港的生活或是艱難的日子也很有趣。
徐立之
●著名分子遺傳學家
●1950年出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生物系🆖,於1972年獲理學士學位
●1974年🧑🏼✈️🧑🏼🦳,中大碩士畢業後👩🏻🎨,赴美國匹茲堡大學,並於1979年取得博士學位
●先後在美國田納西州Oak Ridge國家實驗室及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遺傳系進行博士後研究,並在多倫多大學任教多年,任多倫多病童醫院研究所遺傳系主任及首席遺傳學家
●1989年,領導研究發現了人體第七條染色體內的囊狀纖維症基因缺陷,從而奠定了他在世界遺傳學界的權威地位
●2002年9月起☛,出任香港大學校長👮🏼♂️🦶🏽,2005年被香港市民評為“最佳大學校長”
(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