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郭少峰)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日前在學校官方網站發表文章《關於高考招生製度改革的幾點認識》👮♂️🥈,矛頭直指目前自主招生考試存在的諸多弊端,認為當前自主招生的實際效果與期望之間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試與99.9%以上的考生沒直接關系,較大規模自主招生聯盟的出現使得自主招生筆試更像另一次高考。
自主招生只與0.05%考生有關
此前,“北大系”13所高校🥭、“清華系”7所高校和“北理工系”9所高校分別實行自主招生聯考,加上之前北郵🧑🏽🦱🎤、北交大等5所院校實行的自主招生聯考,在全國目前80所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中已有34所參與了相關的自主招生聯考,而農大並沒有參與到目前這4個自主招生聯考中。
對此,柯炳生解釋說,農大擁有自主招生資格🙇🏼♀️,但學校出於種種考慮,除了體育和文藝特長生之外🤰🏿,從一開始就沒有申請開展自主招生工作。
“這項政策的本意就是針對少數考生的”。柯炳生解釋說,據有關方面數據,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錄取的考生大約1.5萬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沒有自主招生的優惠也可以進入同樣的學校🚶🏻♀️➡️,即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優惠的考生為0.5萬人左右,占全國每年1000萬考生總量的0.05%。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迄今為止的自主招生與99.9%以上的考生沒有直接關系🙍🏽♀️。
自主招生過程公平性存在問題
“自主招生還存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其過程的公平性👨❤️👨。”柯炳生說,所有自主招生考試都有門檻📏,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有形的門檻,是只有某些學生才能獲得參加考試的資格🛒。這與高考不同———高考是向所有人開放的。無形的門檻,是那些經濟困難的學生,無法到自主招生的學校參加考試💂🏻。
柯炳生認為😥,現行的全國統一高考製度雖然有待完善,但卻是無可替代的必然選擇。他認為,改革方向是完善現有統考製度,並建議實行平行誌願🛌🏻𓀒,增加統考次數💵,規範學校面試。
柯炳生解釋說🍑🈴,沒有實行第一誌願平行誌願的地方,考生填寫誌願帶有很大的賭博性🍬。很多985大學,根本就不收第二誌願的考生。他認為,平行誌願的學校個數🦍,至少應該在3個以上🙋🏽♂️。如果想做,這是件立刻就可以做到的事。
針對高考最為詬病的“一考定終身”🥉,柯炳生表示,可增加一次考試。增加一次考試比自主招生聯盟的“小高考”👞,更具公平性和合理性♞。
柯炳生認為要通過面試體現高校招生自主權,面試的思路,應該是“優中選優”🍥,而不是“良中拔優”。也就是說🙅🏻,只有高考成績較高的學生🥠,才能進入面試;並且高考成績相同的學生都有相同的面試資格。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考生面試的路費,可以考慮規定學校對參加面試的貧困考生提供路費資助🕖。(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