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體育訓練的學生很辛苦,午飯時高玲玲經常到食堂叮囑他們吃好、吃飽,保證營養。

一個學生腳指頭磨破了,高玲玲用創可貼給學生貼上。高玲玲隨身帶著“百寶箱”,裏面都是應急物品。

許多智障學生都愛好乒乓球運動,高玲玲就手把手地教,接發球成功後,孩子們高興得不得了。

高玲玲說:“在訓練中經常給予這些孩子鼓勵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日前,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的綠茵場上,活躍著一位身穿粉紅色運動衫、個子高挑的女教練,她一會兒手捧足球向學員比比畫畫,一會兒腳下帶球左突右攻,進行示範。這位教練就是該校體育教師高玲玲。校長告訴記者,最近高老師特別忙,課余時間她帶著弟子們集訓,準備參加6月份舉辦的全國特奧足球賽。
體育教學中,為了讓智障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高玲玲設計出種種新鮮的教法,傳授過程可謂磨破嘴皮、操碎心。上足球訓練課時,有的學生不會曲線跑,她就地取材,將足球擺成曲線形狀讓他們繞著跑。高玲玲發現智障學生手指的靈活性比正常孩子差得多,便尋找訓練學生手指靈活性的途徑。她根據手指運動能促進腦細胞發育的原理,精心設計了一套手指操,每天早操前領著學生反復進行訓練,收到良好效果,這個辦法也得到省特教專家的肯定。
畢業於安徽體育運動學校的高玲玲,1992年調入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當時社會上有一些人歧視特教學校教師,加之教學上也不容易出成果,先後有教師申請調走了,高玲玲留了下來。她說:“智障孩子理解能力差,光靠耐心、細心還不行,你非得把心捧到手裏給他們看,孩子覺得你真是為他們好,感覺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他們才會聽你的話。”高玲玲剛擔任教練不久,有個女生想參加全國性的田徑比賽,為了向高老師展示其能力,她抬腿就跑,可跑出去沒有多遠速度就漸漸地慢了下來,還一瘸一拐的。高玲玲跑過去捧起孩子的右腳,看到腳指頭把鞋子頂了個小洞,腳指甲蓋都撞劈了,還在滲血。原來這位學生不知在哪撿來的鞋,根本不合腳。高玲玲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怪自己不細心,如果是自己的女兒,會這樣粗心嗎?她疼愛地把孩子摟在懷裏。
第二天訓練前,高玲玲帶來一雙嶄新的運動鞋,一套新買的運動服,讓這個學生穿上。孩子高興地向高老師鞠了個躬,轉身就在操場上跑了起來。“當時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這位女學生每天都堅持苦練,最後竟在全國一次大賽中獲得一塊銀牌。”高玲玲說。
高玲玲所學的專業是田徑,特奧比賽涉及足球、籃球、乒乓球、保齡球、舉重、自行車、輪滑、高爾夫、羽毛球等10多個項目,高玲玲為了勝任教練工作,除了向書本學習之外,還虛心地向行家請教。通過多年的摸索,如今的高玲玲已成為這些項目的“金牌教練”。
24年來,高玲玲在特殊教育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工作中取得了許多成績,該校學生曾代表省和國家隊南征北戰,參加了3次國際大賽、9次全國比賽、2次省級比賽,共獲金牌65枚,獎牌數達170枚之多。高玲玲也獲得全國特奧工作先進個人、全國特教園丁獎、安徽省優秀教練員等榮譽。(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