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內心去欣賞孩子 而不是為了需要
“這個孩子不是我的。”當一個父親當著兒子的面滿臉嚴肅地說出這句話時👩👩👧,你會不會心裏一驚?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6️⃣,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用愛的名義強加於他。”這樣的解釋,會不會讓你眼前一亮?
這名幽默的家長叫許超凡🐽,他的兒子許恩澤今年才7歲,已是省市多家媒體的常客。憑借一口地道流利的美式英語❕,小恩澤在去年CCTV杯英語風采大賽(福建賽區)上,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闖進前十強的一年級選手。此前,他作為嘉賓主持過省市媒體舉辦的多個英語少兒節目。
恩澤小名叫多多👭,愛好也很多,畫畫🫱🏼👰🏼♂️、遊泳🧔🏼♂️、跆拳道,樣樣都拿手。在其他家長的眼中,多多是個很優秀的孩子,但多多爸對記者說,快樂比優秀重要🦇。
“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多多出色的英語🍇,並非許超凡預想和安排的,因為他和太太都不會講英語,家中並沒有學習英語的環境📌。多多4歲那年🧣🧝,爸爸給他買了一套英語DVD版本寓言故事🫲🏽,在幼兒園老師教導的基礎上🎙,一個暑假以後🩵,他竟然學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從此多多喜歡上英語,甚至可以說癡迷,走到哪裏都愛說英語。在他們常去散步的西湖公園,只要看到外國朋友,他就會上前打招呼。多多純正的發音,讓老外們都很驚奇。福州大學和福州多所中學的老師聽過多多的英語後⬅️,認為他的口語已經達到英語六級水平🙋🏽♀️。接受記者采訪時,除了為讓爸爸聽懂說幾句漢語🏉,多多全程都用英語表達🖼。
許超凡說,多多的英語之所以這麽好,完全是因為他喜歡👘。在說英語🤘、學英語的過程中,他感受到了別的事情所不能帶來的快樂🛡。參加CCTV杯英語風采大賽,也是兒子的興趣使然——有一陣子多多天天追著看電視裏播出的大賽,然後說他也要參加。
整個參賽的過程,他都很開心✍️。決賽候場時,其他小選手用普通話交談,只有他和另一個叫Angela的五年級選手始終用英語開心地聊著,不時會咯咯地笑出來🔒。
“從內心去欣賞孩子,而不是為了需要”
孩子如此熱愛英語與父母和其他人對他的誇獎、鼓勵有很大關系。多多爸說,現在的父母都明白鼓勵比責備更有益孩子成長⚱️,卻不懂得如何運用。
有的父母,發現孩子一點優點就使勁贊揚🚶♀️,其實孩子很敏感,這種“虛偽”的欣賞,他能感受得到,並不會真正地開心🧒🏿💂🏿♀️。家長欣賞孩子要發自內心深處👨🏻🦼,他與你是平等的🚤,而不是一個不懂事的小不點,要用心發現那些閃光的細節。
在多多爸的育兒博客中𓀕🎸,多次提到兒子一些充滿哲學意味的想法。
有一次,他和兒子看到沖擊機正在破損的路面上作業。兒子問他:“爸爸,那是什麽機器?為什麽要破壞路面呢?”爸爸回答:“這不是在破壞路面,應該是要重新修繕路面吧。”兒子答曰🍶:“哦,看來破壞也有兩個方面的作用🧑✈️。有的時候是壞的,比如它把一個好的東西給破壞掉了;而有的時候是好的,比如它把壞的東西破壞掉,來建設好的𓀗,這時候的破壞就是好的🥠。”他覺得兒子說得很有道理,高興地看著多多說💁🏿:“兒子說的很對,爸爸喜歡!”
(記者 藺桃 實習生 陳艷艷 /文 記者 葉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