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圖片新聞
  

考研:另一種“高考”?


  



        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1月5日在全國拉開帷幕。今年有180萬人參考,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並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研究生考試。考試規模不斷擴大、考生訴求發生變化、家庭和社會關註度不斷提高,考研會不會變成另一種“高考”?

  
        “史上最嚴”有多嚴

  從1月4日開始,2013年考研考場規則及違紀處理規定就張貼在全國各考點醒目處。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主樓一樓,海報一樣大的公告吸引過往同學駐足。

  政治、英語(一)、英語(二)、管理類綜合能力4個科目實行“一題多卷”,即同一科目擁有多種試卷,卷面格式不固定、不統一。考生必須從試卷上揭下“試題條形碼”粘貼到答題卡相應位置以便機器識別試卷類型。而去年只有英語(二)科目實行了“一題多卷”。

  此外,這次考試全部在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進行。以上海為例,12個考點1610個考場全面配備了視頻監控系統、通訊信號屏蔽系統、金屬探測儀以及拾音器和二代身份證識別儀等設備。所有考點都實行網上巡視監控,全程監控。考試期間,教育、工信、保密、安全、無線電管理等部門聯手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考場周邊電磁環境進行全向全頻段實時監控,打擊無線電通信作弊。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夏魯惠說:“研究生考試招生是一種選拔性製度,競爭性強。實行嚴格的考務管理製度,有利於切實維護全國研究生考試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史上最嚴”能不能帶來“史上最安全”,考試結束前還無法給出答案。不過有網友直言:研究生考試似乎成了又一次高考,社會、考生、家長都在用面對高考的心態來面對它。

         考研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上述網友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日前有調查顯示,只有不足一成的人考研是有誌於科研,更多人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開始考試了,用了這一年乃至更久的時間,去考北京或者一個他們想去的地方,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樣的選擇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真的源於內心的不甘。”網名“青仔”的“考研後備軍”在微博上這樣感慨。

  據調查機構麥可思公司“2013屆大學畢業生流向月度跟蹤調查”顯示:被調查的2013屆本科畢業生在國內讀研的第一理由是“就業前景好”(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學”(29%)等。而“想做學術研究”的比例只占9%。將就業前景維系在考研上,這種情況與多年前眾多學子將人生轉變寄托於高考上何其相似。隨著高等教育規模擴大,當高考不再是獨木橋,也不再具有“換氈帽”的效果,許多人就將目光移向考研,認為只要考上名校好專業,就可能擁有另一種“鐵飯碗”。

  而事實上,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斷改革調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袁本濤認為,從2010年開始我國減少學術型碩士,減少的名額用以增加專業型碩士,而專業碩士的主要培養目標是提高自己的職業應用能力。

  我國計劃在2015年,將專業碩士和學術型碩士的數量控製在1:1的比例。據了解,今年報考在京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生中,學術型研究生仍然占到66.8%。

  熱點依然是名校大城市

  雖然專業碩士越來越得到就業市場認可,但是相比讀專業型還是學術型碩士,考生更關註的還是能否考到大城市、讀名校和熱門專業。據了解,上海今年報考人數達到12萬,比去年增長一成,高於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據統計,今年共有27萬人報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所高校報考人數都已過萬人。“紮堆”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競爭激烈,2012年北京大學18797人報考,錄取2659人,錄取率僅為14.15%,而全國報名錄取比例約為31%。

  今年報考最火爆的專業依次是工商管理、法律碩士和會計專業,其他還包括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有調查顯示,本科畢業後讀研的學生約有31%換了專業。

  又是換專業,又是考名校,希望通過又一次考試來改變“前途”,眾多考生的訴求和高考如出一轍,卻缺少了一些自己出於興趣和實際情況的思考與分析。(新聞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3-01-07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