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圖片新聞
  

在菜市場長大的童年





7
16日晚上,在北京潤得立農貿市場內,媽媽囑咐6歲的姐姐梅雨把弟弟的搖籃車推來,準備收攤回家。媽媽懷裏的小浩軒才1歲多,他們的老家在河南信陽,兩人從小在北京長大。

 

 

收攤前,媽媽才有時間來聽7歲的可可講講一天中發生的事兒。一個月前可可從江蘇徐州老家來到這裏過暑假。

    暑假,潤得立菜市場裏如候鳥般來來去去的孩子多了起來。他們玩他們的,家長忙家長的,有時彼此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但畢竟,這也是一種團聚。

    716日晚上8點多,北京潤得立市場內的燈光已經零零散散,幾家商販還在吆喝著最後的幾捆青菜。7歲的可可站在攤位前,興奮地向媽媽描述著這一天發生的事情。

    可可在江蘇徐州老家讀書,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爸爸、媽媽4年前來到北京,在潤得立農貿市場經營著一個蔬菜攤,可可便像一只小候鳥一樣,每到假期就“飛”來北京與父母團聚。

    潤得立市場,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二環內,與著名的什刹海酒吧區僅一街之隔。據說,這是北京“四九城”裏最大的綜合性農貿市場,商販多來自河北、河南、山東、四川等地。周末的市場裏,吆喝聲、喇叭聲、自行車鈴聲,一片嘈雜。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常常夾雜著大大小小的孩子嬉鬧著、奔跑著。這些孩子,有的是和在市場上擺攤的父母長期生活在北京,甚至出生在北京;有的一直生活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顧,每逢假期才趕來和在這裏打拼的父母相聚。

    可可的父母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進貨,然後直接去市場擺攤。可可早上7點多起床時,只剩下空蕩蕩的屋子。這次來北京,可可大部分時間就在市場裏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媽媽一起去逛不遠處的超市。媽媽並沒有打算讓可可來北京讀書,因為市場裏商販間競爭很激烈,他們的生活還不穩定,“說不好哪天也就待不下去回到老家了”。

 

兩歲的郭謙在自家西瓜攤前吃葡萄,家人忙著卸貨。郭謙從小在北京長大,父母六七年前從老家邯鄲來到北京。

8歲的張俊碩(中)和媽媽一塊兒吃晚飯,哥哥張俊熙(左)在飯桌上做暑假作業。平時媽媽帶著哥倆在河南開封租房讀書,暑假他們來北京和開雜貨鋪的爸爸以及爺爺、奶奶團聚。

    “來,吳昊,知道這個是什麽字嗎?”隔壁菜攤上的阿姨指著牌子上的“茄”字問坐在“錢筐子”旁玩耍的吳昊,只穿了條小短褲的小吳昊笑而不答,站起來跳到了菜攤的另一邊。一個月前,8歲的吳昊從河北邯鄲來到北京,和在這裏賣菜的父母一起過暑假,9月一開學還要回到老家繼續上學。

    吳昊還有一個3歲的弟弟,平日他們兩個孩子都被托給老家的爺爺、奶奶照顧。今年暑假,父母擔心攤上太忙照顧不過來,就只讓他一個人來北京,把弟弟留在了老家。吳昊很喜歡拍照,只要有人拿著照相機經過,他就會央求為他拍照。但是吳昊並不喜歡北京,雖然這裏有很多新鮮事物,“卻沒有爺爺、奶奶”。

    和吳昊同歲的楊奕已經在北京上了一年學,開學就該讀二年級了。在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中,楊奕語文得了97分,數學得了94.5分,還被學校評為“紅花少年”。在自家的菜攤上,楊奕和6歲多的弟弟穿上父母遞過的圍裙,幫著挑揀玉米。弟弟一個月前從河北老家來京,也準備在北京念小學了。平時,楊奕最喜歡看電視,而弟弟一心只愛電腦遊戲,特別是《鎧甲勇士》。

    5歲半的天宇最近也迷上了遊戲《憤怒的小鳥》,這讓他的媽媽很發愁:“但平時和愛人在攤位上都很忙,實在顧不上照看孩子,小家夥在家打開電腦,一玩就停不下來。”

白天的市場裏,幾乎所有的商販都和天宇的父母一樣,實在沒法照顧孩子,孩子磕磕碰碰是常事,甚至還連續發生過孩子走失的事情。家長也只好把孩子帶到市場上,自己忙自己的,孩子玩孩子的,一天和孩子也說不上幾句話。但這畢竟也是一種團聚。

晚上,一位媽媽帶著生病的女兒和她的玩伴在市場旁的藥店買藥。

     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些家長更是無暇顧及。8年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師生在這裏建起了“四環遊戲小組”,以公益的模式,為這裏的流動兒童提供學前教育。不過,因為安保等問題,遊戲小組屢次被叫停。如今這一教育理念雖被教育部門認同采用,但遊戲小組的身份問題還是懸而未決。這些市場內的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問題同樣面臨著未知數。

    天宇的父母1997年就從河北保定來到北京,如今在市場上打理著一個攤檔,主營小家電。天宇剛滿月就被接到了北京,和父母一起生活。媽媽說天宇特別機靈,平常自己在手機裏找不到的程序,天宇一會兒就翻騰出來了。

    “小白一共有20部手機,小明拿走了5部,小光拿走了3部,小紅拿走了1部,還剩下幾部手機?”隔壁攤位的叔叔經常教天宇數學,並給他出一些算術題,天宇聽到題目後興奮地爬到自家的玻璃櫃臺上,仔細地數指頭。手指頭不夠,他就脫了鞋,掰著腳趾頭一個個地算。

    天宇還有一個18歲的姐姐,之前也在北京讀書,因為不能在北京高考,初一時不得不被送回老家讀書了。

    15歲的曉虹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他的父母16年前從老家山東聊城來到北京,現在在市場上做雞鴨肉類生意。曉虹出生在北京,3歲時在老家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一直和父母生活在北京,目前在著名的北京四中念初中。曉虹的父親邊處理著手上的鴨子邊說,曉虹平時考試都在98分左右,總分幾乎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只要有時間曉虹就會到市場來幫忙幹點活,在家裏也喜歡幫著做些家務。

    曉虹還有一個17歲在四川綿陽讀設計專業的姐姐,前些天放暑假後,姐姐也來到了北京,一塊幫著父母打理生意。

    和市場上很多出生在北京,在北京念書、長大的孩子一樣,曉虹的家人如今最擔心的也是他的高考問題。雖然曉虹在北京的重點中學讀書,成績也不錯,不過,面臨著外地戶口不能在京參加高考的難題,“兩個地方的教育環境和模式都不太一樣,考試的內容也不一樣,我們不知怎麽辦”。

    對於這樣的問題,曉虹只有沉默。他說,他喜歡北京,因為在這裏做什麽都很方便。(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2-07-18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