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首屆免費師範生將進入實習 以何種姿態走向未來?


東北師範大學首批免費師範生在練基本功。本報記者 王鷹 攝
 

  師範生免費教育已進入第三個年頭🧑🏿‍🦳。不久的將來,首屆學生將進入教育實習——

  春去秋又來👐🏽。在華中師範大學校園裏🐯,那個當初收到溫家寶總理親筆回信而備受鼓舞的女孩王瀟🤛🏽,如今已經是一名大三學生。作為一名高年級免費師範生,王瀟在心裏已經把自己當作一名教師🚣🏻‍♂️,憧憬著走上講臺的時刻。“對將要到來的實習和未來的工作👨🏻‍🔬,我充滿期待🪦。”她說👋🏽,“真希望能與經驗豐富的老師一起工作😻、學習👮🏻,了解學生心裏在想什麽🆒🍔,什麽樣的教學方式最適合他們🎴。”

  自2007年國家在6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啟動師範生免費教育以來🤦🏻,以培養造就優秀教師和教育家為目標的師範生免費教育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在不久的將來,首屆學生將進入教育實習階段🚷,然後走向社會。免費師範生將以怎樣的姿態走向怎樣的未來🛜?帶著對這一問題的關註👩‍👩‍👧‍👦,記者日前對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的6所高校進行了采訪。

  優秀教師靠什麽造就

  【強化教育教學能力,改變傳統高等師範教育重道而輕技的狀況】

  培養優秀教師是我國新時期師範生免費教育宏偉目標的第一階🧑🏿‍💻。

  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南洋公學師範院❤️‍🔥、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和通州師範學校創立以來⛽️,我國近現代教師教育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百年的教師教育鑄造了輝煌👍🏻,也經歷了曲折🫀。

  時至今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日益呼喚優質師資🍻,教師教育在不斷推進的改革中前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得以重啟。如何培養優秀教師,是教師教育中由來已久卻常論常新的話題♠️,也是師範生免費教育必須面對的課題。

  “傳統的高等師範教育重道而輕技,往往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狀況。”西南大學黨委書記黃蓉生說,師範生免費教育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堅持學科專業教育與教師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使免費師範生具備良好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執教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在6所承擔師範生免費教育的高校中,西南大學是免費師範生人數最多的學校👩🏼‍💼,目前已經招收的三屆學生,每一屆都近3000人。為了實現大規模與高質量並舉,達到理論素養與實踐技能並重的培養目標,西南大學根據教育部總體部署和要求,啟動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平臺建設項目🥗,同時完善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學校建立了由教育教學理論課程、教育教學技能課程構成的教師專業課程體系💁🏽,教師專業課程的設置註重師範生教育教學能力的專業化訓練📳。在培養方案中,教育教學技能訓練的內容被細化成8門共計10個學分的必修課程,免費師範生的能力訓練和提高被真正納入培養體系中。

  在學校采取的多方面措施中🚼,師範生能力訓練基地建設是“重頭戲”之一😧。

  據西南大學師範教育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張學敏介紹,這個項目包括師範生能力訓練教師團隊建設和師範生能力訓練中心建設兩個方面,旨在強化訓練師範生的教育教學能力,保證他們實習前已初步掌握教學技能,縮短工作後的上崗適應期🚵🏼‍♀️,奠定優秀教師和教育家的品質🧑🏿‍🦲。

  “以往➡️,很多學生知道怎麽做👨🏻‍🦼,但未必能做出來🛎,師範生能力訓練基地建設就是要為免費師範生提供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和實踐的機會和平臺💁🏻🧑🏼‍🦰,幫助他們成長為‘上通理論🙋🏿、下連實踐’的人才。”張學敏說,師範生能力訓練中心包括師範生藝術養成😫、教師口語和書寫能力訓練🏠、心理教育能力訓練😳、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科學教育實驗教學能力訓練、課堂教學綜合能力訓練6個專門訓練中心,從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素質與能力。

  以心理教育能力訓練中心為例。所有教師在教學中都需要運用心理學知識,教師不但要懂得自我心理教育🦹🏽‍♀️,還要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能力訓練中心負責人🤝、心理學院副院長趙玉芳坦言🏜,過去師範生在心理學領域只上一學期的公共必修課💳,課堂內容也僅僅是理論教學,心理學知識與技能都遠遠不夠。有了訓練中心,就可以通過小班互動教學🧜🏻‍♀️、體驗式訓練等方式深化師範生的心理學知識,培養他們的心理教育能力。

  免費師範生實習有何不同

  【緊鑼密鼓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改革現有實習體系☹️,保證時間與質量】

  在師範生的培養過程中🙇🏻,實習是從課堂到講臺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實習年年有,那麽,免費師範生的實習與一般的師範生有何不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廣義上的實習除了教育實習,還包括見習,一般采取教學觀摩🐵🤱🏻、校本研習🍎、微格訓練等方式進行。在6所部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的見習從一入校就已經展開🌗,貫穿本科學習的每個階段,內容上更加註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加註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狹義上的實習指的是教育實習➙,通常安排在大四上學期。與一般的師範生相比✋🏽,免費師範生的教育實習要求更高🧑🏽‍🍳、時間更長🍑、強度更大、訓練更紮實。

  根據陜西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李貴安的分析𓀁,一般的師範生教育實習時間是8周左右,除去一周準備、一周總結和中間的國慶假期🤹‍♂️,有效實習時間只有 5周。在這段時間裏,學生要先聽課⏸,再上講臺講課🐻,一周通常講一節課,實習期間總共也就能講四五節課🏢。再加上就業和考研的壓力💊,“學生從課堂聽課到講臺講課的關鍵訓練環節往往很難落到實處”。而免費師範生則不同😟,實習時間為一個學期,再加上沒有後續就業壓力,有效時間能夠得到保證。

  更為重要的是,各培養高校都在積極策劃和準備,對現有的實習體系進行改革和創新,以確保免費師範生的實習質量🏄🏿‍♂️。

  以陜西師範大學為例💃🏻,李貴安說,學校總結10多年“校縣共建”支持貧困區縣基礎教育的實踐經驗,抓住與青海、寧夏🧕🏼、陜西、新疆等省區共建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這一契機,進一步加大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力度,今年將在原有工作基礎上新建100個左右教育教學實踐基地,滿足免費師範生實習支教工作的需求。為了切實做好免費師範生半年實習支教工作,2008年秋季☎,學校組織2005級部分師範生進行了半年實習支教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下一步全面開展免費師範生半年實習支教工作積累了經驗🧖🏼‍♂️。

  東北師範大學堅持20多年來面向農村基礎教育辦學的“長白山之路”🙇🏼‍♂️,深化“師範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教師培養模式🤽🏻‍♂️,強化教育實習環節,與東北三省共建“教師教育創新東北實驗區”,把師範生實習與在職教師培訓、教改實驗緊密結合起來👷‍♀️。為了解決多年來提升師範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所遇到的困難,學校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育實習方式🤰🏽,為下一步全面開展免費師範生教育實習作好準備。從2006年開始,學校逐步實行“離開省城👨‍👩‍👦,走向農村”的實習方式⛅️🤹🏽。 2007年和2008年,學校以“教師教育創新東北實驗區”為依托,設計並實施“縣域集中、混合編隊、巡回指導、多元評價”的教育實習新方式,全面提升師範專業學生教育教學綜合實踐能力🧑🏻‍🦯‍➡️。

  “我校的免費師範生將全部頂崗實習🧑🏿‍🚀。”華東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荀淵認為🧥,免費師範生既要在4年大學學習期間樹立努力成為優秀教師和未來教育家的信念與理想,又要立足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把到農村中小學的實踐鍛煉看作是成長為優秀教師和未來教育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歷。對於免費師範生而言,在教育實習中采用頂崗實習的辦法,能夠最有效、最直接地促進他們的專業發展,讓他們較早地了解、熟悉農村中小學的教學實際,從而為服務期作好準備。針對首屆近千名免費師範生的專業實習,華東師範大學從今年年初開始做方案,目前已經進入細化方案、確認基地的階段。為保證實習質量,學校要求每個實習基地至少要提供5至6個學科的實習機會,每個學科至少要接收兩名實習生🫵🏻。

  職前職後培養如何銜接

  【就業絕非培養階段的終止,對師範生的培養應從職前向職後延伸】

  “農村信息相對閉塞,在農村服務的兩年裏,我們該如何獲取新知識與前沿信息”👩🏼‍🚒,“畢業後我們能否在工作的同時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要不要交學費,用什麽方式進行學習”,“對那些具有研究天賦的少數同學,他們是否有機會發揮特長🔦,繼續深造和從事專業研究”……盡管就業已有保障🫲,談到畢業後的工作與發展,免費師範生還是提出了種種問題。

  根據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10年以上🧑🏽‍💼4️⃣,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範畢業生,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兩年。

  那麽,對免費師範生的培養是否完成於本科畢業時?培養院校負責人普遍認為🧎‍♂️‍➡️🙆,在師範生免費教育中🦓,就業絕非培養階段的終止,相反,為造就優秀教師和教育家,對師範生的培養應當從職前向職後延伸💅🏻。

  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史寧中告訴記者,學校對免費師範生的培養實施“本碩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免費師範生本科畢業後在工作的同時進入教育碩士學習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實現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高度融合,課程設置包含教育科學(理論與實踐)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科發展課程、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結合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有寬闊的學術視野,具有解決教學中疑難問題的能力🎈💅,具有研究基礎教育的能力▪️,具有引領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學校2008年已經啟動了針對教育專業碩士學位的教材編寫工作,以往的教育專業碩士沒有自己專門的教材,免費師範生將成為新教材的首批使用者。

  “國家重啟師範生免費教育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新體系提供了契機。”在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馬敏看來🖥,新體系的基本構想是以師範大學為主體,以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以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為依托,校內校外有機結合👴🏼,城市與鄉村、職前與職後教育高度一體化🧏🏼。開放性、廣闊性🦸🏽‍♂️、一體化是這個新體系的三個突出特征,而創建橫跨城市與鄉村🚶、高校與農村中學的教師教育創新與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則是這一新體系得以建立的依托和突破口。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華中師範大學已經開始了創建中部地區教師教育創新與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的建設工作。2008年10月,華中師範大學首個中部地區教師教育創新與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在湖北省崇陽縣掛牌成立💂🏿。根據合作協議,學校每年將派遣不少於80名的免費師範畢業生到實驗區開展為期兩年的支教服務,並與地方政府合作開展免費師範生在基層的培養工作🧑‍🦽。

  “對於免費師範生而言,教師教育創新與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將他們的教育實習與兩年的基層服務結合起來,將職前與職後培養結合起來,為他們提供了集學習、實習、就業、發展於一體的開放的教育空間。”華中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王坤慶說,按照學校部署,將首先以湖北省為主體,建立30個左右融師範生優質生源選拔、教育實習、遠程教育、服務創新基地為一體的教師教育創新與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條件成熟後輻射中西部其他省份,所覆蓋的農村基層學校將達400 余所🤹🏻‍♀️,分布在鄂、湘、雲、貴等省份🦨。

  由於一個實驗區至少要容納50名免費師範生實習、就業,這就為免費師範生的集體成長創造了條件。無論職前還是職後,每個免費師範生都能夠擁有一群誌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長🛂,一同進步。

  未來教育家根植何處

  【不僅讓他們學會教書🤚🏼,還要成為有教育理念的人,具備自我提升的能力】

  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我國的師範生免費教育是具有開創性的探索之舉。要讓免費師範生的未來之路向著教育家的方向延伸💱,根基務必打牢🤸🏿。

  黃蓉生認為,要成為未來教育家👳🏿,必須樹立遠大的誌向👨‍✈️,熱愛教育事業,為此,學校應加強對免費師範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讓他們體會到國家賦予的榮譽🧙🏽、責任和期望🧑🏼‍🏭。采訪中🍑,一些教師還建議🌧,將免費師範生的稱呼改為國家公費生,因為“免費”二字會對學生造成心理上的負面影響🪲,讓他們感覺是被照顧的。

  “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我們的目標是教育家辦學🎇🧙🏿‍♂️。”史寧中表示ℹ️🙎‍♂️,對免費師範生的培養絕不僅僅是讓他們學會教書,而是要讓他們成為有教育理念的人,具備自我提升的能力,能用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和教育行為。

  教育家沒有標準模型✔️,教育家具備的素質是多樣的,教育家的培養模式也是多元的。但理想信念、遠見卓識、研究能力🚠、實踐經驗,以及自我提升的能力❓,作為教育家的基礎元素👨‍👦‍👦,已經成為未來教育家培養的基本理念。

  將理念付諸行動,部屬師範大學正在行動。

  今年暑期🍺👎🏿,華東師範大學針對免費師範生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師範生卓越培養計劃”跨國交流項目🌀。30名來自不同地域、學習不同專業的免費師範生,在學校的資助下奔赴在國際教師教育領域享有盛譽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為了使海外學習更有針對性,華東師範大學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免費師範生的學習需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據此開設相應的課程💤。在其提供的課程表中,除了集中講授的課程外🤾‍♀️,更多的是對美國各類各層次學校的觀摩學習。在這一個月的學習中,免費師範生不僅要聽課、提問👩🏻‍🍼、參與小組討論😵,而且每天都要寫小結,對一天的學習🕵🏿‍♂️、觀摩、參觀活動進行反思,學習結束還要完成研究報告。

  荀淵告訴記者🚤,“師範生卓越培養計劃”的設計源於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俞立中的思想🫳🏿:培養未來教育家,必須采用綜合手段𓀝,不能僅僅滿足於課程教學與技能訓練🫥🚜。通過這一計劃☎️,免費師範生能夠獲得到國際知名的教師教育機構進行研修的機會,他們能夠感受、體驗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實踐,了解教育前沿🫕,開拓國際視野,體會多元文化,同時🥊🦸🏽‍♀️,感悟教師職業對個人發展和對社會面貌的改變所具有的價值,進一步樹立職業精神🧕🏼。

  本學期🧔🏻‍♀️🆒,作為北京師範大學國際知名教授系列課程的第一課,哈佛大學全球教育與國際教育政策中心主任費爾南多·雷默斯教授走進免費師範生課堂🧴,作了為期3天的《提高教育質量——發展中國家基礎教育政策和教師職業發展》系列講座。400多名免費師範生選修了該課程,反響熱烈。“3天的講座結束後,我發現了教育的獨特魅力……自己作為將來要從事教育工作的學生👨‍👨‍👦‍👦,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不辜負國家對我們免費師範生的厚望💁‍♀️!”文學院08級本科生劉慧說。

  作為學校專門為免費師範生設計的課程🥇,國際知名教授系列課程與一般的講座有什麽不同?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兼教育學部副部長鄭國民告訴記者,該課程作為公共選修課,具有明確的學時和學分要求🥅📫。開課前一周將300多頁的課程資料發給學生🦶🏽,每天上課前要求學生閱讀完100多頁英文文獻,課後要結合課堂講解和討論的內容撰寫學習心得👴🏽,並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查閱資料,作深入思考與研究🔩。課程的目的是要讓免費師範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國際教育界一流的專家對話,閱讀全球教育發展的權威文獻和原始資料,了解最前沿的國際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動態📪,幫助他們從世界教育發展的角度來思考自身的發展🤷🏻、學習未來如何做教師,從而培養他們的研究意識和持久發展的能力🏌️‍♀️。

  “一位好教師本身就應該是一名優秀的教育教學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意識👰‍♂️、研究方法和能力是保證教師職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鄭國民說,“只有具備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廣闊的視野🦻🏻、出色的研究和創新能力🙏,這樣的教師才可能成為未來的教育家👩🏿‍🔧。”

  -本報記者 毛帽(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09-10-30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