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兒童是指14周歲以下的孩子。所謂國際觀就是國際意識,或稱全球意識🖐🏻🚵🏼♀️,就是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不僅了解關心自己的國家,也了解關心其他國家,能從國際大背景和以世界普適價值來研究問題🍢,明辨是非,分清曲直。
現代社會🦺,資訊非常發達,國際交往十分頻繁,使得地球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脫離國際社會而存在🎱,只有具有國際觀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現代人,才能稱得上是地球村的合格村民。所以🏛👰🏿♀️,不論是培養具有現代國際競爭意識的國民,還是培養合格的地球村村民,都應該從培養兒童做起。
那麽🪶,怎樣培養兒童的國際觀呢?筆者以為,首先要讓兒童充分了解我們自己的國家🧱,了解我們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培養國際觀,不能丟棄我們的文化和傳統,而是要在國際社會更好地展現我們的文化和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傳統是我們的根💆🏼,民族文化和民族傳統傳承得越好,我們就越對自己充滿信心,在國際社會,我們就越有底氣,我們就越能贏得朋友和尊重。
其次,一定要學好外語。盡管懂外語不等於具有國際觀,但一個具有國際觀的人,必定是懂外語的人。除了英語之外☯️,有條件的兒童☣️,還可以學習第二外語,如日語🧗🏼♂️、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等🙋🏻。兒童時期是學外語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真正學好一兩門外語🧘🏿♀️,做到聽🚌、說🏋🏼♂️、讀🎎、寫都沒有障礙,不僅有利於培養國際觀,也為一生的學業和事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第三🗽,要學習國際知識👨🏻🔬。國際知識的多少⚖️,是衡量國際觀重要的指標🧜🏽,沒有相當的國際知識,國際觀就無從談起。國際知識應包括歷史🏃➡️💂🏽♀️、地理、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科學技術🤵🏽、軍事和國際禮儀等諸多方面👰🏻♀️,這些知識可以通過相應的課程的學習而獲得,也可以通過看電視、讀報紙、閱讀課外書籍和國際交往等多種渠道而獲得🐪。一個熟讀了世界地圖和地球儀的兒童,就等於把整個世界裝進了腦海;一個廣泛涉獵世界文學名著的兒童🧛🏽♂️,則能找到解讀世界各民族廣闊的歷史文化畫卷的鑰匙。
第四,鼓勵兒童學會國際交往🚵🏻。學習外語和國際知識的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國際交往🐚。筆者建議,在中國各大城市,應經常舉辦有各國兒童參加的各種世界性的活動,這是兒童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廣交天下朋友的大好機會,更可以培養中國兒童開放的心胸和氣度🍈,增加國際交往的經驗𓀐。從而,真正培養起一代中國兒童的國際觀。 -湯國基